张飞侠,女,48岁,2002年7月入党,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校医院工作人员,内科主治医师。
作为一名党员,她牢记理想信念,把坚守初心和担当使命的忠诚展现在抗“疫”的战场,矢志为鲜红的党旗增光添彩。
作为一名退伍军人,她永葆战士的勇毅本色,听党指挥,服从命令,牢牢地把自己“钉”在岗位上,坚守在阻击病毒战“疫”第一线。

新春佳节,农历大年三十,本应是全家团圆欢乐的日子,但新冠肺炎疫情却蔓延开来,形势严峻,时间紧迫。张飞侠医生紧盯着新闻频道,密切关注疫情消息,因为她爱人已于两天前回湖北老家过年,他的亲戚,朋友很多都是武汉人,她非常的担心……
疫情就是命令,防疫就是责任。大年三十,春节晚会开始一个小时左右,她先后接到两个电话,两项任务:一个是部门领导安排她草拟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预案;另一个是主管后勤院领导安排她抓紧时间联系防疫物资:口罩,测温仪,消毒液等。接到任务后,她顾不得与自己孩子欣赏春节文艺晚会,连夜草拟学院疫情防控预案。
一夜之间,口罩、测温仪、消毒液竟成了紧俏物资,价格倍增。大年初一,她冒着寒冬立即赶到咸阳市街上各大药店,焦急的等到九点钟,药店该开门了,还没进药店的门,门口已经贴着醒目的大字:口罩已售完,测温仪已售完,8.4消毒液已售完。平时,热情的导购员已经不愿再多作解释。面无表情的说:没货,没货。怎么办?单位领导不停地催,情急之下,她打电话给在咸阳朝阳医院当院长的姐姐,希望她能解燃眉之急。几分钟之后,接通姐姐的回电,得到的却是上级部门给她安排:给当地办事处,派出所,驻地学校工作者,银行等无偿捐赠2000只口罩,20个护目镜等防疫物资。这个时候,一个比一个难。姐姐当时只给了她40个口罩,一箱84消毒液,两套防护服。张飞侠同志拿到防疫物品后迅速到学校,先安排负责学院大门值班的保安队员戴上口罩,同时配药安排对学院大门口、办公楼、家属楼等重点区域进行消毒。1月26日,她千方百计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联系到9000个口罩,一下子解决了学院假期当中所有值班人员的缺防疫口罩的问题,真是雪中送炭。
接着,她又通过咸阳市秦都区疾控中心联系到专业的消杀公司,给办公楼、家属楼、公共活动区域进行消毒,整个过程,一路紧跟,做到心中有数。事后,她又与学院总务处其他同志一起,用卷尺丈量消杀面积,以方便结算。
在疫情关键时期,根据省教育系统防疫领导小组文件精神,学院必须要有一个隔离室。当隔离室地点确定后,针对隔离室防疫物资的配备、医务人员值班的安排等面临的问题和困难,她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,并亲自组织协调和安排。特别面对医务人员值班人员不够时,她主动申请由自己顶一个班次。2月3日当天隔离室防疫物品全部到位,其中医用酒精、防护衣等都是张飞侠借来的,因为在这种时刻,用钱也买不到所需的急用物品。医生开始在隔离室值班。
面对疫情,她舍小家为大家,全身心投入到这场保卫师生生命安全的防疫阻击战中。在其爱人从湖北老家返回被医学观察隔离14天的日子里,她面对家里年老的双亲和高三待考的女儿,只能抛开眼前的家中困难,全身心投入到学院的防疫第一线。
为了阻止肺炎疫情传播,确保全院防疫防控措施落实到位,并广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识,倡导大家不聚会不串门,配合排查做好防护,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方式防范和抵御疫情。她除坚持每天到校值班和督促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外,还经常通过电话、微信与居家人员聊天谈心,疏解大家的情绪,让大家安心在家,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。同时,养成了宣传防疫知识的习惯,“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少出门、少聚集”更是成为她常挂嘴边的叮嘱。有人问她:“病毒传染得这么厉害,你让大家都呆在家里,你却在外面跑来跑去,你就不害怕吗?”她笑笑说:“怕,但是你做好防护,我做好防护,大家都做好防护,整个校园安全了,我就不怕了。”
在这段艰难的防疫期间,学院校医院又面临着一系列的交接盘点手续,清点药品、清点学院原有的固定资产、分类过期药品、中药称重登记。随着防疫物资的到货,她又要负责接收、验货、登记、保管、和配发。疫情防控以来,她确实感觉很累,但累归累,在疫情面前,她却没有退缩,始终得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中。
党员干部就是要在关键时刻挺得出、冲得上。疫情的防控,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、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。张飞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。我们坚信,有像张飞侠一样的共产党员默默奉献,坚守岗位,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。